评:《棉花姑娘》第一课时
(执教老师:黄建跃)
《棉花姑娘》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,课文写了棉花姑娘请求燕子、啄木鸟、青蛙给自己治病,而他们却“心有余而力不足”。正当蚜虫得意洋洋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,七星瓢虫来了,把这些害虫一扫而光。告诉我们燕子、啄木鸟、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。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,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,语言符合儿童特点,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。在教学过程中,黄老师做到了以下几点:
一、采用多样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认字:
1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教学生字。
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。如果学生离开了语言环境孤立识字,即使记住了汉字的读音、字形,也不会灵活运用,这样就可能造成学生词汇、语言贫乏,表达不准畅。因此,我们要结合语言环境来教学生字非常重要。教学中,黄老师就基于教材,联系教材内容,结合文本的语言环境来分散教学生字。并且能结合具体的字教给识字的方法。识字教学不仅仅只是把几个生字记住,它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识字。
2、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。结合具体的字教给识字方法,再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识记新的生字,久而久之,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,只有这样,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自主识字,从而在自主识字下促使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。教学中,黄老师注重渗透识字的方法,并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。如:出示“蚜 盼 治 ”,引导
学生选择好办法记住生字: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几个字?
3、注重生字的反复再现,以巩固识字。
对于识字的目标,崔峦指出:要让学生会认读,换个语言环境还会认。所以,教学设计时,反复再现生字:出示生字认读——回到文中认读——朗读中巩固——再创语言环境认读,让生字当堂认识,当堂巩固,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。
二、以读为主,在读中领会、感悟
《语文课程标准》中指出:“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,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。”这篇文章中,人物角色鲜明,对话较多,段落结构相似,是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的好教材。在教学过程中,黄老师采用师生对读、男女生分角色读、个别扮演角色读等,在创设的氛围中,让学生们边读边去领会各个角色的心情。在朗朗的读书声中,得到了启发和感悟。